位于興城東北方四公里的寧中鎮(zhèn)絲光、絲新兩村周邊地區(qū),古代稱城東廂竹絲湖堡。古時的竹絲湖,北起下走馬崗(今寧中鎮(zhèn)絲新村),南至小彭屋(今寧中鎮(zhèn)竹一
村),東起雯巒嶺(今寧中鎮(zhèn)絲光、文一村),西至老虎陂(今寧中鎮(zhèn)陂豐村),面積約四平方公里,有30多個姓氏,40余座屋舍。現今的絲光、絲新村,是古時竹絲湖的中心地域,是興寧朱氏大始祖章甫公的開基繁衍之地。
竹絲湖曾經是湖,也是古時地名。竹絲湖周邊的水田,大多是在元朝、明朝時期開發(fā)的。舊中國時期及新中國初期,每發(fā)洪水,可將稻田全部淹沒,雯巒嶺、沾乾上的雞鴨豬羊,常被“水打”入塘岔里的水草地,竹篙竹排莫能撈取。這時,就可以一睹古代竹絲湖湖泊水域的壯觀場面。每逢大旱,庵里塘、塘岔里兩大水草地,可以
像“干塘”一樣捉魚。1953年,最后一塊塘岔里水草地水干見底,塘岔里張屋的織席業(yè)衰落。如今,竹絲湖曾是湖,再無人知;竹絲湖地名,只成為七、八十歲
以上老年人和海外僑胞的記憶。
竹絲湖曾經是湖,也是古時地名。竹絲湖周邊的水田,大多是在元朝、明朝時期開發(fā)的。舊中國時期及新中國初期,每發(fā)洪水,可將稻田全部淹沒,雯巒嶺、沾乾上的
雞鴨豬羊,常被“水打”入塘岔里的水草地,竹篙竹排莫能撈取。這時,就可以一睹古代竹絲湖湖泊水域的壯觀場面。每逢大旱,庵里塘、塘岔里兩大水草地,可以
像“干塘”一樣捉魚。1953年,最后一塊塘岔里水草地水干見底,塘岔里張屋的織席業(yè)衰落。如今,竹絲湖曾是湖,再無人知;竹絲湖地名,只成為七、八十歲
以上老年人和海外僑胞的記憶。
竹絲湖,粵東寶地興寧一丘
田。傳說古時至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十、六十年代,這里植被茂盛,草木郁蔥,物種眾多,生態(tài)優(yōu)美,人與自然平衡和諧。這里有數十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嶺崗草地,有
成片成林的樹木和翠竹,有大量的水生、野生動植物物種等。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,隨著農業(yè)的開發(fā)、社會的發(fā)展及遭遇“文革”十年浩劫,竹絲湖的“綠被”
失盡,水土資源極度開發(fā),生態(tài)平衡嚴重破壞:那些草地、果樹、松樹、伯公樹、安居樹,屋前屋后的風圍孽叢、竹叢,雯巒嶺至老虎陂翠竹走道、竹一村的官路綠
色走廊等,一概蕩然無存。還有淺而窄的無源的直溝僵渠,取代了往日湖塘自蓄自灌的傳統水鄉(xiāng)春色。
水生、野生動植物物種大量滅絕,文物古跡消失殆盡
(1)
動物類:竹絲湖生活了數千年的野生動物,如老虎、步狗、黃鼠狼、穿山甲、貓貍、松鼠、山雞、白鶴、野鴨、鷓鴣、布谷、鷂、烏鴉、烏鵲、百勞、啄木鳥、鳳頭
鳥、青絲鳥、畫眉、田角雞、鴛鴦、白鱔、鲇魚、斑魚、龜鱉腳魚、湖蚌、湖蟹、水蛇、青蛇、白蛇、金環(huán)蛇、銀環(huán)蛇、兩頭蛇、水獺等,幾乎銷聲匿跡。竹絲湖烏
鴉1972年消失。
(2)植物類:野生土長的古大型伯公樹、安居樹、被雷擊多次的蚊子樹、漆樹、烏桕、榕、桉、松、柏、白玉蘭、木棉、苦楝、李樹、桃樹、梨樹、柚、桔、棠梨、野姜、布驚、木賊、吊埡、黃連、山竹、百合、芍藥、豬嫲鋸葉叢木、“蕭竹”、蘆葦、蓆草,都已蹤影難尋。
(3)古跡類:古麻石官道、古牌坊、古祠堂、古斗門坊、古會眾嶺做社社廈廳、社下古窯址、鐵屎嶺古地貌遺址、客家土樓阿鵲圍遺址、元明古墓、清代大型墓、厝庫,民國虎門要塞司令饒將軍水晶棺墓及隨葬金器、黃埔雌雄劍、云南講武堂指揮劍等珍貴文物古跡喪失殆盡。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打賞支持一下!